連載十四 | “源牌自控”為中國樓控夢想而來
2021-03-19
“DDC也許不夠成功,卻也不意味著PLC一定能行?!?/span>
對PLC抱懷疑的態(tài)度的專家提出了意見。從邏輯學上來講,他的話是對的。
“我們應該回到問題的原點,那就是:一個合格的樓控系統(tǒng),到底應該具備哪些功能,為我們提供什么樣的服務與便捷。我們先不討論風機與水泵這些具體細節(jié),我們再強調一遍,合格樓控系統(tǒng),是實現(xiàn)對我們珠江城整個溫度與濕度有效智能、獨立又聯(lián)動的控制。”
“我們所采用的一系列節(jié)能技術,比如雙層幕墻,此前絕大多數(shù)應用的成功案例都在北方。在干燥寒冷的環(huán)境中,雙層幕墻首先保障的是溫暖濕潤。
雙層幕墻
而潮熱逼人的廣州,與之恰恰相反,我們要的是除濕隔熱。如果生搬硬套把北方的經驗照搬到南方,我看是行不通。起碼在這個濕度上,就可能有大隱患?!?/span>
“前期,我們的工程師與設計師們鉆研出很多的奇思妙想,他們用冷輻射取代風冷系統(tǒng),他們調整出風口位置設計出自然的風道,他們把雙層玻璃位置對調以求更好的隔熱效果……這些都在硬件上節(jié)約了相當可觀的能源消耗還依然創(chuàng)造了舒適的環(huán)境。如果我們不好好調研出一款合格的控制產品,那他們的努力、他們的創(chuàng)新,是不是白費了?
所以我們必須要回答這個問題,DDC也好、PLC也好,到底哪個C能夠更好地control(控制)珠江城這個龐大的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。DDC能么?DDC根本沒有對濕度進行控制的功能,它既定的程式是按照溫度控制來編寫的,用對溫度的控制去控制濕度,這對于北方來說也許是合適的、可以勉強用同一套方案,但在情況截然不同的廣州,如若我們不能改變它,意味著它就不能解決我們的痛點?!?/span>
“還有,珠江城有25000多個控制點,反應速度必須要快,如果反應速度不夠快,將來就有可能出現(xiàn)結露,到時就屋里面下雨了。不單如此,到時結構都有可能損壞。這是溫濕度控制最可怕的一件事情。要防止它結露,對控制的可靠性要求、通信速度都要比其他項目高。PLC的通信速度快,可靠性又是工業(yè)級的?!?/span>
“我國有句大家耳熟能詳?shù)某烧Z:因地制宜。《吳越春秋》里說, 有一個人種的樹都長勢喜人,別人請教他經驗,他說他只是根據(jù)具體情況因勢利導。我們黨也早在幾十年前就說過了,不能搞教條主義。一個這么大的項目,不研究具體實際,不考慮它的特殊之處,光是生搬硬套,貪圖現(xiàn)成方案那點便利性,最后不僅做不好,肯定還會付出更慘痛的代價。欲求捷徑,反繞遠路,得不償失?!?/span>
“那么PLC做得到么?答案是,當然。因為它本來就是工業(yè)級出身,控制與通信的速率與可靠性都是有保障的,這是它的立身之本,如果像DDC一樣慢,它就控制不了工業(yè)的流水線。甚至說得不恰當一些, 把PLC放到樓宇自控系統(tǒng)里,簡直是在大材小用。”
“還有另外一個情況,要實現(xiàn)對珠江城的濕度控制,無論DDC也好,PLC也罷,勢必都要重新編程。是在PLC這個功能強大的開放平臺編程容易呢,還是對寫滿程序的DDC進行修改容易呢?何況,實際上我們并沒有權限對DDC進行編程?!?/span>
PLC方從珠江城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出發(fā),分析了解決問題的關鍵,誠懇描述了PLC的功能性和DDC的先天缺陷。說到底,目前的DDC根本就掌控不了濕度。實話來說,DDC并不是完全不能控制珠江城的這套系統(tǒng),只不過要全面降級,只能做最簡單的邏輯控制,而濕度問題也許可以讓廠商額外添加。但它天生龜速一般的通信速度根本不可能及時傳遞末端的信息,也不能及時輸送中央的指令,這樣即使當時末端數(shù)據(jù)是準確的,在完成一輪的信息交互時早就不知道幾個小時后了。沒有可用的信息,怎么可能精確掌握當時的濕度?不精確掌握濕度,如何預防結露?而且DDC的問題可不止速度慢。在難以勝數(shù)的樓控項目里,DDC時不時會上演通信中斷的情況。如此一來,可能這頭屋內都在下雨了,那邊數(shù)據(jù)中心還顯示情勢一片大好。
珠江城不愿意承擔這樣不可控的意外風險。